虚拟化技术帮助新疆油田数据中心实现存储整合

日立 发表于:10年10月19日 11:16 [来稿] 存储在线

  • 分享:
[导读]新疆油田数据中心早在2004年底已经建立起基于SAN架构的存储网络系统,从一定意义上说,那时就已经开始了对服务器、存储系统、备份系统、存储的管理的整合。

存储系统整合前面临的问题

直接使用各自独立部署的HDS和EMC阵列,随着业务的发展一些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问题1.数据复制问题。

基于存储的数据复制技术目前已经是最重要的存储技术,它是数据备份、应用开发、数据挖掘、应用测试、数据容灾的基础,几乎所有的企业级用户都会使用这种基于存储的数据复制技术来解决各种应用难题或提供增值的存储服务。这种基于存储的数据复制技术对于新疆油田数据中心同样重要,而对于现有的不同品牌的HDS9585和EMC CX700,它们互相之间无法实现基于磁盘卷的数据复制,无法直接在存储间进行在线的数据转移,数据复制必须通过主机来实现,造成效率低、结构复杂。

问题2.容灾问题。

这个问题同时出现在HDS9585和EMC CX700上。如果没有虚拟存储的统一管理,将来实现异地容灾的时候,HDS9585和EMC CX700要通过各自的容灾机制分别建设,但是这是不可能的,不仅因为多套不统一的容灾系统建设复杂,无法实现一致的容灾系统接口,管理、维护难度极高,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上,HDS9585和EMC CX700属于中端模块化产品,性能和功能等方面是根本无法支撑30-1000KM的异地容灾!

问题3.没有存储虚拟化带来的其它问题

  • 形成多个独立管理界面,无法形成统一管理架构,管理成本高
  • 形成多个"SAN孤岛"
  • 存储资源池无法数据共享
  • 数据无法自动迁移
  • 无法形成基于虚拟化引擎的、自动化的分级存储机制
  • 多个存储系统分散部署造成应用系统软件的管理、设计复杂
  • 快照、复制等功能分散实现,管理难度上升
  • 没有虚拟存储方案意味着丧失开放性,用户无法选择其它更好的开放产品

可以看出,与众多的存储整合项目一样,本项目的存储整合涉及了存储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可管理性、扩展性、性能、数据容灾复制等若干关键性环节。但是应该注意到,与前期系统建设不同的是,目前阶段的建设已经跃升到一个新的层面,现阶段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局限于设备参数的简单方案,而是一个从实际业务应用角度出发的,真正能够解决存储设备管理维护难度问题、设备可靠性问题、数据量膨胀问题、设备综合利用等等问题的存储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一个着眼现状、兼顾未来发展,融存储系统的整合、管理、容灾安全保护为一身的长远系统规划,以改善前期系统在建设、运行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的若干问题。

项目主体需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存储管理方面,如何对数量庞大、日趋复杂的存储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如何利旧?

在 "分阶段规划、逐步实施"的整体建设指导原则下,数据中心的存储系统在各个建设阶段必然会引入不同型号、不同品牌、种类繁多的基本存储设备。不同的设备在各个时期的重要性不同,随着存储技术的演化发展,旧设备的存储能力会逐渐降低。系统建设面临的问题是:随着新系统、新设备的不断引入,从成本控制的角度看,淘汰旧设备显然是系统建设的下策。但是,在日益复杂的存储环境中,旧设备的再度利用又会面临管理界面复杂,管理成本上升的难题。依据现代存储"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论,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在不同时间阶段的重要性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利用智能存储的技术手段,将重要性降低的数据自动的重新部署到关键性降低的旧设备上,并通过一个统一的管理界面进行各种旧设备的资源集中整合和统一规划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最为合理的途径。

在性能方面,如何在存储层面保证各省关键业务的响应时间?

随着应用业务系统的逐步集中,业务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关键业务对存储系统的响应时间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BSS业务选择的高端智能存储设备,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架构,从IOPS、吞吐量等性能指标来看完全可以满足关键业务高峰流量的处理需求。但是,应该注意到,各个不同的业务系统的建设目标是为了满足同需求,因此存储数据的访问需求是复杂多变的。当各业务并行上线之后,各种数据业务必将互相竞争存储资源。显然,当非关键业务的访问需求临时增大时,会增加对存储系统内部Cache、CPU、及总线等基本资源的占用,并直接影响到基于同一存储系统的重要关键业务的I/O响应时间。因此,在处理能力方面,智能存储系统不仅需要满足业务系统的基本处理需求,还需要进一步面对业务系统中发生的各种动态访问需求,保证最关键的业务系统保持拥有最稳定的存储服务质量(QoS),并获得最佳的I/O响应时间。

在安全性方面,如何将存储系统的可靠性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存储系统是数据中心业务的生命线。随着数据的全面集中,将形成海量级的数据存储系统。庞大的存储系统非常重要,对数据信息的可靠性、存储设备的连续运转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底层存储设备的任何缺陷都会成为数据丢失、业务中断的重大隐患。经过长时间的运行观察,可以看出:以往使用的存储设备在增加设备可靠性、减少日常管理维护难度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需要改善的环节,因此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加固数据中心业务的数据基础,实现存储系统可靠性的大幅度跃升。

如何规划未来的容灾体系架构,最大程度的减少灾难引起的数据损失?

随着数据的全面集中,存储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转,直接关系到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应该看到,系统建设的长远目标必然是全面防范各种区域性电力中断、地震、地域性疾病而建立的远距离异地容灾系统,而异地容灾系统建设的技术复杂程度远远超过同城容灾系统,其中,如何最大程度的减少异地数据的丢失、如何保证远程通信线路的传输速度和通信质量、如何减少灾备系统对于生产系统性能的冲击,如何减少灾备系统的建设成本并充分利用其资源缓解生产系统的压力,是异地灾备系统需要解决的重大关键问题。

[责任编辑:刘凯]
12月8日,由DOIT传媒主办,以“信息世界 共想明天”为主题的2010年中国存储峰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隆重召开,中国存储行业又一次迎来了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年度盛会。
官方微信
weixin
精彩专题更多
华为OceanStor V3系列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统一存储产品。在功能、性能、效率、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很好的满足了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各种应用下的数据存储需求。
12月15日,中国闪存联盟成立,同时IBM Flash System卓越中心正式启动
DOIT、DOSTOR、易会移动客户端播报中国存储峰会盛况。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订阅中心

Copyright © 2013 DOIT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